塔吊倒塌事故通常由多种因素引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装与拆卸管理不善
资质缺失与非法作业:缺乏专业资质的团队承担拆装任务,人员、设备和技术不达标,导致事故频发。
缺乏规范指导:拆装作业未制定详细方案,忽视安全技术交底,仅凭经验操作。
违规拆装流程:不遵守规定的拆装顺序,无视既定方案和安全要求,盲目行动。
手续疏漏:未按规定完成拆装申报与验收,丧失了监管机构的监督保障。
2. 使用过程中的违规操作
无证操作:塔吊司机和指挥员未经专业培训认证即上岗,缺乏必备的专业技能。
违规行为:包括超载、斜吊等违规操作,以及在非标准工况下使用塔吊,如用以支撑混凝土泵管随意转动。
维护不足:日常检查与保养不到位,导致设备存在机械隐患,比如力矩限制器功能失效未被发现。
教育缺失:对操作与指挥人员的持续教育不足,忽视了技能提升和安全意识培养。
3. 塔吊本身的品质缺陷
设计问题:力矩限制器的设计存在缺陷,灵敏度较差,钢结构设计受力不合理,液压系统设计缺陷等。
零配件问题:力矩限制器元件质量问题,钢结构所用钢材材质问题,液压系统元件质量问题等。
制造问题:钢结构焊接达不到要求,焊缝的高度不够,存在气孔、夹渣甚至虚焊等缺陷,特别是塔帽、大臂、平衡臂等部件上的重要连接部位存在焊接质量问题。钢结构几何尺寸与要求不符,下料未按要求,钢材截面尺寸达不到国家规范规定。
事故案例
广州7·22”塔吊坍塌事故:2018年4月,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顶升作业工人在塔吊本身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违规饮酒后作业,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吊倾覆坍塌。
成都金简仁快速路跨沱江大桥项目塔吊垮塌事故:2023年9月13日,事故造成6人死亡、5人受伤。塔吊在顶升过程中发生垮塌。
预防措施
严格遵守设计和施工规范:确保塔吊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护都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加强塔吊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定期对塔吊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所有部件正常运行,及时更换磨损或损坏的部件。
专业培训:对操作塔吊的工人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塔吊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风险评估:在塔吊安装和使用前,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
恶劣天气防范:在强风、雷暴等恶劣天气条件下,避免使用塔吊,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塔吊周围没有无关人员,避免因操作失误或外部因素导致的意外。
安装安全装置:如限位器、风速仪等,以防止塔吊超载或在不适宜的天气条件下工作。
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并演练塔吊倒塌等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强化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建筑工地的安全监管,对违规操作进行处罚。
技术创新:鼓励使用更安全、更稳定的塔吊设计和建造技术,采用现代化的监控设备,提高塔吊的安全性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塔吊倒塌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你听说了吗?就在前几天,上海地铁11号线发生了一起惊心动魄的事故,一施工塔吊竟然倒塌在了地铁轨道上,还和一辆正在行驶的地铁列车来了个“亲密接触”。这事儿可真是让人捏了一把冷汗,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一起回顾这场惊心动魄的“地铁遇险记”。
惊魂一幕:塔吊倒塌,地铁紧急刹车

12月22日早上,上海地铁11号线的一辆列车正沿着轨道平稳行驶。突然,一声巨响打破了宁静,只见一辆施工塔吊轰然倒塌,直接砸在了地铁轨道上。这一幕,简直就像是从电影里走出来的场景。
列车驾驶员发现情况不妙,立刻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由于速度过快,列车还是不可避免地撞上了塔吊。现场瞬间腾起了一片烟尘,车厢内的乘客们也感受到了强烈的撞击感,仿佛车厢要脱轨一般。
乘客心声:撞击感强烈,车厢差点脱轨

事故发生后,车厢内的乘客们惊魂未定。一名乘客王先生表示,事发时他正在事故列车后面的车上,被困了50分钟。由于列车停电,车内十分寒冷。车门打开后,工作人员组织乘客沿着地铁线路步行到最近的陈翔公路站。
王先生回忆说,他在经过事发现场时看到,塔吊似乎撞坏了地铁轨道,受损部分像断桥一样缺失了一截。而另一位乘客则表示,撞击瞬间感觉非常强烈,甚至以为车厢要脱轨。
紧急救援:乘客步行至车站,现场无人员受伤

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打开车厢门,将乘客们安全疏散。由于道路狭窄,乘客们只能沿着地铁线路步行至最近的陈翔公路站。幸运的是,在这起事故中,现场无人员受伤。
上海地铁方面也及时发布了事故通报,称由于外部塔吊施工侵入线路,造成11号线线路设施和列车受损,供电设备故障。列车被迫停在区间内,正在全力组织设备抢修,并疏散乘客。
事故原因:施工违规,安全监管需加强
这起事故的发生,让人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悲剧?据了解,这起事故是由于外部施工违规导致的。施工方在地铁保护区内进行塔吊施工,却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最终导致了塔吊倒塌,撞上了地铁列车。
这起事故再次提醒我们,安全监管在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施工项目的监管,确保施工安全,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网友热议:违规操作,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事故发生后,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网友认为,大过年的,违规操作造成恶果,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规程才能绝对保证安全,所幸虽砸中未颠覆列车,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有网友怒斥,违规吊装特大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够喝一壶的。外包公司乱象,希望上层彻查,彻查查。有网友感慨,近期第2起吊车事件,虽未伤亡,但危害性比成都那次更大!安全生产要警钟长鸣!
有网友指出,砸成这样没法修了,施工单位要赔大了,目测单车辆损失费500W起步。有网友分析,应该是沪渝高铁建设现场,这样的施工单位施工质量令人堪忧,强烈建议有关部门对其施工的项目实施必要的全面安全检测。
这起意外事故的发生,确实匪夷所思。太不正常了!不得不说,从安全管理角度看,施工单位难辞其咎,其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与监管存在严重问题,反映出施工管理漏洞。同时,也暴露出相关部门在施工项目监管上需加强,尤其在施工与公共交通交集区域,要确保协调发展。
这起事故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让我们共同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确保施工安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