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这可不是吹牛,而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和事实。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从多个角度来感受一下这个激动人心的过程吧!
一、从规模到质量:华丽转身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1952年的120亿元工业增加值,到2023年的39.9万亿元,增长了近4000倍!这背后,是我国制造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坚实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经济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13年至2023年,尽管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调整为5.7%,但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效率与效益均有明显提升。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自2010年起,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越美国,持续领跑全球,并在2022年占据了全球制造业比重的30.2%,成为推动全球工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二、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轴承的故事

轴承,被誉为工业的“关节”。曾经,我国高端轴承依赖进口,如今,国产轴承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华丽转身。
以福建漳州六鳌海上风电场为例,搭载国产主轴轴承的16兆瓦风电机组实现了批量化运营、全容量并网。江苏苏州地铁6号线,搭载国产3米级主轴承的中铁872号盾构机立下新功。这些国产轴承的成功应用,不仅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也为我国工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从产业体系到创新能力:底气十足

我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世界首位。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制造彰显出的坚实底气、创新动能、澎湃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制造业也取得了显著成果。2022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30870亿元,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制造业研发投入占总研发投入的60%以上。载人航天、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均实现创新突破,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四、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砥砺前行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强化创新驱动和政策激励。其次,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再次,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优化升级。
亲爱的读者们,让我们一起见证我国制造业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辉煌历程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制造一定会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领军者!